上海工业旅游
EN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资讯信息 > 行业动态 >

成都青白江:工业遗存激活未来城市!


提到青白江,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或许是青白江的工业。曾经,川化、攀成钢两大工业巨头的厂区及配套住宅区占据青白江城区“半壁江山”长达数十年之久,机器运转的轰鸣,万人上下班的盛况,此起彼伏的自行车铃声,构成了青白江人共同的记忆。


青白江早已悄然转型。第三产业占比持续攀升,证明了如今青白江经济强劲的内在活力。在产业更新中,青白江规划在原川化、攀成钢的工业遗址上,建设工业遗产博物馆、工业遗址特色街、工业遗址公园等文旅项目,工业遗存得以活化,并融入现代化的特色,赋予城市生活无穷的想象力。


PART 01

新时代,新使命


60 年前,青白江因国家重大工业项目川化、攀成钢而建区,成为国家“一五”时期规划建设的西南第一个工业区,被赋予了发展工业的历史使命。


历经“因厂建区” “因工兴区”的光辉岁月,青白江逐步发展成四川省内最大的冶金、化工基地,为四川乃至西南地区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率先成为成都第一个财政总收入过亿元的经济强区。


辉煌时期,两大国企曾占据青白江区工业总产值 70% 以上,同时还拥有着 4 万余名职工与家属。“万人车流齐上班”是当时青白江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烟囱林立”也曾是青白江一景,烟囱成为工厂兴旺、工业繁荣的标志,这里曾是年轻人最向往的地方。当年还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女儿女儿快点长,长大嫁到川化厂。十天一牙祭,一月一关饷。”


进入 21 世纪以后,用高耗能、高污染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的时代已经结束,川化与攀成钢陷入技术水平低、产能过剩、效益下降、市场持续低迷的困境。2014 年,青白江区启动产业调整,关停了川化与攀成钢这两个曾经的龙头企业。至 2015 年 5 月,川化退出天然气化工产业,攀成钢 4 座高炉、2 座转炉及烧结系统全部关闭。


昔日辉煌落幕,在新时代,青白江又担当起新的历史使命。依托“一个港口,一条铁路”,青白江以全新的局面实现“华丽转身”,全力打造陆海联运枢纽和国际化青白江。随着西部大开发迎来新格局,青白江将成为成都建设国际门户城市、四川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和开发开放枢纽的重要推动力。



画卷缓缓展开,只待画笔挥洒想象力。青白江明确了“港口立城、产业兴城、品质优城”的发展战略,构建了“一港三城六个特色小镇”空间发展格局。曾经“工业大过生活”的青白江,开始走向了产城融合的公园城市之路。



PART 02

构建产业新城


在此生长的产业,也不再是重工业,而是大数据、智慧物流、商贸、总部经济等尖端产业,比如积微物联、西南云计算智慧产业基地与盒马鲜生西南区域供应链运营中心等重点企业和项目。


诞生于智慧产业城的积微物联,着力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以“互联网 +”产业整合改造传统产业,以极致的 O2O 模式构建起大宗商品全产业链服务生态圈。


具体而言,过去客户购买钢材,首先需要找到生产的钢厂,然后下单提货,接着需要自己找到中间的承运商运输钢材,还需要找加工商把钢材裁剪成客户需要的形状,最后配送到自己的厂里面。整个购买环节,客户需要花费大量时间。


现在,客户可通过积微物联网络平台采购,并储存于青白江达海园区,然后园区帮客户加工,通过积微运网配送至用户的指定地点。整个过程,客户只需通过一台电脑或者手机就可以完成,并可实时跟踪相关情况,省时又省心。


经历了 6 年的发展,积微物联年营业收入从 2014 年的 0.9 亿元爆发式增长到 2019年的 163 亿元,平台交易额更是突破千亿大关,一个电商物联独角兽企业正在诞生。


在非机动车道路上,绿化带被设置成为倒角,有利于人车安全;人行横道过长,就设置中分带,将车和行人完全隔离;此外,港湾式公交站、全园绿化、智慧路灯……在欧洲产业城的园区建设中,处处彰显着“人本”理念。


青白江的产业转型升级,不仅是在关停传统工业企业上面做减法,同时也在发展外向型经济、建设产业新城等方面做加法。作为成都国际铁路港的重要产业支撑,欧洲产业城依托成都国际铁路港和中欧班列,突出适铁适欧、“两头在外”特色,打造临港智能制造产业聚集区。



在曾经的城市发展中,产业与城市,常常处于“分离”状态。而当成都决心建设“公园城市”,便已确认,这座城市的产业不再是单独发展,而要将建设与发展融入生态与生活。在欧洲产业城的建设过程中,青白江区始终坚持“人城产”发展理念,推动“人城境业”和谐统一。



PART 03

旧厂区如何变身新地标


在青白江的“三城”空间布局之中,操作难度最大的,莫过于智慧产业城。智慧产业城处于青白江城区的核心地带,覆盖川化、攀成钢老厂区,相比“平地起高楼”的欧洲产业城,显然是改造旧厂区的难度大很多。


以 2019 年 7 月建成通过验收的成都青白江智慧大道为例,短短 1.66 公里的路,就穿越了川化铁路专用线和成都铁路运输北环线等 8 条铁路线,修建难度高,很多点位只能依赖人工作业。而智慧大道建成通车后,便成为实实在在的产业大道。原来封闭几十年的老厂区被打破,大道两旁项目如万达广场、盒马鲜生的建设开始高速推进。



作为“大时代 1956”公园的一期工程,长流河核心区滨水绿道建设项目按开放式公园、“海绵城市”“宜居水岸”等理念,对沿线河堤和两岸绿地进行打造,形成“景观化、景区化、可进入、可参与”的滨河绿道景观。这里种植了樱花、银杏、香樟树、蓝花楹、合欢、银杏、天竺桂、红枫等具有较高观赏性的植物,绿化带既有连续,又富有变化,市民一年四季可以在这里欣赏到不同的植被。二期工程则位于智慧产业城工业遗址片区,覆盖川化、攀成钢原厂区部分区域。


未来的“大时代 1956”公园,更将是集商务办公空间、文化艺术交流窗口、工业文明传承载体、品质生活示范绿带“四位一体”的成都活力新核心与魅力新地标。


来源:天府文化ChengduCulture

本文仅作交流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返回

上海工业旅游

地址:上海市建国中路8号(8号桥)8号楼

电话:021-54654890

信箱:gyly@itripsh.com

备案信息:沪ICP备14035353号-1

版权所有 @ 上海工业旅游促进中心

扫微信,关注我们

上海工业旅游

地址:上海市建国中路8号(8号桥)8号楼

电话:021-54654890

信箱:gyly@itripsh.com

版权所有 @ 上海工业旅游促进中心 - ZTU设计

备案信息:沪ICP备07024080号

扫微信,关注我们